萨达姆到底残暴到什么地步?情人回忆:只要他活着,我就害怕!
很多独裁者死后,留下的往往是一堆争议。有人说他们铁腕强国,有人说他们是暴君嗜血。可要说到萨达姆,这个名字几乎成了“残暴”的代名词。
伊拉克百姓一提起他,都是恐惧。甚至连和他最亲近的女人,都在多年后承认:只要他活着,她就害怕。
一个人能残暴到让情人都提心吊胆,这得是怎样的程度?
01
萨达姆出身不高。
1937年,他生在伊拉克北部的奥贾村,父亲早死,母亲改嫁,他从小跟着舅舅混。少年时没读过多少书,却早早学会了街头的生存法则。
17岁,萨达姆加入了阿拉伯复兴党。这个党当时主打民族主义、反帝反殖民,很容易吸引像他这样出身卑微又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。
从那时起,他就一脚踏进了权力的世界。
1959年,萨达姆参与刺杀总理卡塞姆,失败后逃到埃及。流亡期间,他在开罗大学沾了点法学知识,但更多的是学会了权术。
展开剩余76%4年后,复兴党短暂上台,萨达姆回国参政,不久又被推翻,进了监狱。1966年,他越狱成功,这一跑,反而成了他日后权力生涯的起点。
1968年,复兴党再次掌权,萨达姆当上副总统。11年后,他逼退亲舅舅贝克尔,自己坐上总统宝座。
从一个村里的穷小子,爬到伊拉克最高权力者,这一路,靠的不是运气,而是铁血与心狠。
02
一旦掌权,萨达姆立刻展现出残酷本性。
1979年,萨达姆上任仅几天,就在党内大会上点名68人,指控他们“搞阴谋”。结果22人当场判死刑,他亲自监督行刑,还把录像拿到全国播放。
这就是赤裸裸的恐吓:谁敢不服,就等着掉脑袋。
此后,伊拉克几乎成了一张巨大的“监控网”。情报系统无处不在,官员、军人、百姓,没有人敢随便议论总统。
1982年,萨达姆在杜贾尔村遇刺未遂,一怒之下下令屠村。148名男子被处死,几百人死于酷刑,1500多人关进监狱。整个村子房屋被烧,农田被毁。
6年后,萨达姆又对库尔德人发动“安法尔战役”,直接动用化学武器轰炸哈拉卜贾。短短一天,5000人死去,万人受伤。尸体横陈,空气中弥漫着毒气味,那是伊拉克人至今的伤痛。
萨达姆不光残忍,还好战。1980年,他主动挑起两伊战争,八年血战,死伤百万,经济倒退几十年。
1990年,他又悍然入侵科威特,抢石油,结果引来联合国制裁和海湾战争。美军轰炸、油井焚烧,整个国家陷入废墟。
残暴,不只是杀戮,而是把整个国家都拖进深渊。
03
萨达姆的私生活,同样充满阴影。
他娶过多个妻子,表妹萨吉达给他生了儿子乌代、库赛。乌代后来臭名昭著,虐待、杀人,几乎是伊拉克的魔鬼二代。
萨达姆还强行逼一位女医生离婚,娶到自己家,生下另一个儿子。
至于他的情人曼西亚,更是典型的例子。
1983年,萨达姆秘密与曼西亚结婚,给她修了别墅,派人照顾她的家人,看似体贴。可实际上,她被彻底软禁,自由全无。
曼西亚说:“我爱他,但只要他活着,我就害怕。”
这种复杂的感情,恰好揭开了独裁者的另一面。
在萨达姆掌控的世界里,爱可以是温柔,但更多的是占有和控制。被他看上的人,就算得到了宠爱,也失去了自由。
这就是暴君的逻辑:身边人表面上风光,实则人人自危。
04
2003年,美军以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”为由入侵伊拉克。
萨达姆政权不到一个月就土崩瓦解,他本人四处逃亡。8个月后,他被发现躲在一个小地洞里。那一刻,胡子拉碴的他,不再是威风八面的总统,而像个落魄乞丐。
2006年,萨达姆因杜贾尔屠杀案被判绞刑。临死前,他拒绝蒙眼,高喊口号,似乎还想维持最后的威严。可最终,他还是结束了自己残暴的一生。
有人说,萨达姆让伊拉克现代化了,石油国有化,修建了医院和学校。
可这一切的代价,是无数条人命,是民族间更深的仇恨,是一个国家几十年的停滞与倒退。
曼西亚的回忆,不只是个人情感的噩梦,更是整个国家的缩影。
连最亲近的人都惧怕他,那些普通百姓,又怎能不活在恐惧中?
真正的残暴,是他活着时,整个国家都不敢呼吸。
发布于:安徽省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