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国联军中,有七国主动退还赔款,唯独一国分文不退,是谁?
1901年,《辛丑条约》签下,清政府被迫赔款4.5亿两白银,加上利息,总额高达9.8亿两。
摊下来,要分39年偿还,利息还得按年付。
这笔钱,几乎榨干了大清的命脉,被称为“庚子赔款”。
几十年后,形势变了,八国联军里有七个国家陆续退还或放弃了赔款。
可唯独有一个国家,分文不退。
这个国家是谁?它凭什么这么狂?
01
1900年,八国联军攻入北京,慈禧和光绪仓皇出逃。第二年,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群列强的逼迫下,签下《辛丑条约》。
条约规定赔款巨额白银,还要以关税、盐税作抵押。相当于,中国往后的财政命脉,被人死死捏住。
列强们分赃明确:俄国拿走1.3亿两,占了将近三成;德国紧随其后,拿走9000多万;法国、英国、日本、美国、意大利、比利时,也都分得一杯羹。
展开剩余75%这笔钱,彻底拖垮了清朝,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。盐贵、关税重,民间积怨深重。可以说,庚子赔款是一根压在国人身上的大山。
几十年后,世界局势变化,部分国家却开始“退钱”。
02
第一个退还的是美国。
美国人算盘精,早就算清楚:自己实际损失没那么多。于是,他们主动宣布退还超收的赔款。1908年,罗斯福总统签署退款令,退还一千多万美元,用于资助中国学生留美和兴办教育。
这个操作一石三鸟:既树了“仁义”的形象,又在中国培养大批亲美人才,还稳固了和清政府的关系。
受美国影响,英国、法国、日本等国也开始松口。一战爆发后,为了拉拢中国参战,协约国提出缓付庚款。1917年中国对德奥宣战,德奥的赔款直接停付。苏联十月革命后,更是宣布彻底放弃庚款。
到1920年代,意大利、比利时、荷兰也都跟进,把庚款退了回去。
在这股“退赔潮”中,有一个国家例外。
03
这个国家,就是日本。
一开始,日本的赔款金额并不算最高,可它的心思最重。
表面上,日本国会也曾宣布要退还庚款,还提出用这笔钱来资助中国留日学生、兴办学校。
听起来像模像样,实际上却是披着“文化交流”的外衣搞渗透。
日本人把退款直接控制在自己手里,办所谓的“对华文化事业”,建学校、办医院,却都打着日本旗号。
换句话说,钱退是退了,但没给到中国手里,转而变成了日本加深影响力的工具。
中国教育界和舆论很快就识破了这一点,骂它是“文化侵略”。
最后,日本拖到抗战爆发,庚款退款的事不了了之。
所以日本是八国联军里唯一一个,真正意义上分文不退的国家。
这背后,正好揭开了日本在华政策的真面目。
04
庚子赔款的退与不退,不只是钱的事,更是大国博弈的手段。
美国退赔,是为了培养留美学生,打造“亲美派”;
英国、法国退赔,是为了笼络中国,换取政治利益;
苏联直接放弃,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。
只有日本,打着文化旗号,实则是侵略的一部分。
山东、东北,从经济到文化,它都想一并拿下。庚款自然也成了它“扩张工具箱”里的筹码。
结果呢?中国人没忘。抗战爆发后,日本所谓的文化工程全部成了笑话,它的侵略本质彻底暴露。
回看庚子赔款,它是中国屈辱的象征,也是近代列强丑恶的嘴脸。
别人至少还懂得装一装,日本却连遮羞布都懒得披。
历史的账,迟早给它清算。
在等一个契机……
— End —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
希望您能点个'赞'和'在看',感谢您的支持!
历史精彩文章:
2022年,煽动美军炸中国,被骂头号叛徒的“专家”,现在啥下场?
1991年后,200名乌克兰专家加入中国国籍,后来他们都回去了吗?
发布于:安徽省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